衢州学院简介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园占地863亩,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0个学院(部),开设涉及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28个,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7769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8门,入选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专业1个。校舍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3万余册。设有附属学校教育集团1个。
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691人,专任教师50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6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9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引才计划”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22人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8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 ,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计划)”226人次,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双师双能”型教师300余人。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学科竞赛累计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100余项,其中全国三等奖以上奖项380余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38名,获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和省众创空间,累计成功孵化创业项目48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近五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录取率实现五连升,2021届达22.03%,本科毕业生质量位列武书连2021年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排行榜第374名。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与美国、乌克兰、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国际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企业共同完成成班建制的南非留学生培养项目。“南孔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累计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五个一批”产教融合项目、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以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近90项。
科研创新逐步增强。拥有“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个。获省科技进步奖、省自然科学奖和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8项,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2020年师均外来科研经费超过7万元。目前,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服务社会成效彰显。强化“生在衢州、长在衢州、为在衢州”的服务主基调,连续举办服务发展大会,实施服务区域发展专项行动,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研究院等开放融合平台。开展“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活动,与市委人才办、企业共建77家博士工作站和19家博士创新站。推进与浙大衢州“两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和绿色金融研究院的共建共享,借力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西南政法大学等的赋能升级,牵头联合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和省际绿色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助推衢州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在新阶段新起点上,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坚持“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开放融合发展战略,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干好‘十四五’、实现‘五翻番’”的“1455”战略任务,奋力打造城市发展的名片、省际高校的名牌、产教融合的名校,力争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窗口”。
(截至日期:2021年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