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招聘资讯
关注微信服务号 获取更多招聘职位
扫码进入小程序 获取更多职位信息
新华社武汉11月18日电 “我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先是毕业后端上国企的‘铁饭碗’,随后辞职深造。如今我已创业十年,成立的第三个公司专注于无人机领域。与父辈们相比,我的工作方式、环境都由我自己选择。”70后大学生蔡晓东说。
蔡晓东的经历只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就业变迁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针从“统包统分”逐渐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大学生就业面越来越宽,职业类型、就业地点、就业途径越来越多元化,“自己造饭碗”的大学生创客已不鲜见。
《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1年至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明显提升。
武汉大学博士在读的80后梁赫西,去年又多了一重身份——武汉六博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算上我的导师、同学,我们一共六个博士,人人手握技术专利。而就在前几年,创业对于我们这个纯技术团队来说,还显得不现实。”
“后来在创业孵化平台珞珈创谷的帮助下,团队获得200万元的种子期投资,及内部管理、专业运营等指导,仅一年多的场地费用减免就达到20万元。目前公司运营已步入正轨,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很快将面世。”梁赫西说。
珞珈创谷是由武汉大学和武昌区政府共建的一家市场化运营投资孵化平台。它的CEO同样是一位80后,名叫漆勇。他在大学期间就做过不同的创业尝试,因为近年来良好的创业势头,他最终决定参与运营创业孵化器。
“创业过程中热情很重要,然而各方面资源的理性协调更重要。我们就是为了助大学生创业一臂之力。”漆勇说,珞珈创谷目前主要对武汉大学师生的专利发明进行投资,并进行创新创业辅导。自去年6月运营以来,已吸引入驻及成功孵化的大学生企业达到40多家。
珞珈创谷只是湖北近年来建设的800多家创业孵化基地的缩影。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董长麒介绍,针对大学生创业缺少场地的突出问题,湖北近年来省级累计安排补贴资金1亿元,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1.8万元的场租、水电费补贴。
今年10月,珞珈创谷投资孵化的一个创业团队在工作。(采访对象供图)
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创业帮扶政策的通知,提出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支持、人力资源等综合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得到确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就业流动性也大幅增加,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我这些年做企业的经验是,当员工超过20个人时,流动就非常普遍了。招聘也不像过去只局限在学校大型招聘会。现在的招聘是项常年工作,无论国内人才还是国外人才,网络的普及和便利让随时随地招聘变为可能。”蔡晓东说。
就业岗位和机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也吸引更多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发展。根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到201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比例逾八成。
当下,就业流动性增加也带来了“慢就业”“闪辞族”等新现象。对此,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主任秘书唐红波说,如今一些90后大学毕业生不急于找工作。其中不乏抱着消极态度、拖延不就业的情况。但也有一些大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找到“人岗相适”的工作。总体来看,多元的就业选择体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投递招聘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高校师资网 https://www.gxszw.com/,提供博士人才招聘信息、研究生人才招聘信息。为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提供各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更多招聘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