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招聘资讯
关注微信服务号 获取更多招聘职位
扫码进入小程序 获取更多职位信息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2016年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拟招聘知识产权人才2名,具体招聘信息如下:
(一)招聘计划及要求
学院/部门名称
所需专业名称
学历学位要求
招聘数
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
博士
2
招聘计划下载地址:http://rsc.xhu.edu.cn/master/upload/files/20141222160246376.xls
(二)应聘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熟悉所应聘岗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满足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学位和技能等其他要求。
(三)应聘办法
1.应聘者登陆http://rsc.xhu.edu.cn/applyonline.aspx
提交个人基本信息。未提交者视为放弃应聘。
2.下载并填写“西华大学教师岗位申请表”。
3.材料递交方式
将填写好的“西华大学教师岗位申请表”电子文档发邮件至renshi@mail.xhu.edu.cn。
岗位申请表命名格式和邮件主题格式:×××学院(应聘学院名称)+×××(姓名)+应聘教师岗位+。如:人文学院+张某某+应聘教师岗位+。
4.收到材料后,人事处和相关部门将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会发出面试通知。未获面试资格者,恕不另行通知。
5.招聘截止日期:2016年7月1日
6.有初步意向者可先与学院联系人进行联系沟通。
(四)管理方式
博士可直接考核招聘,具有事业单位编制(全额拨款)并满足省人社厅关于调动相关条件的按照调动程序办理;硕士及以下实行人事代理。
(五)待遇条件
1.受聘录用者,签署劳动合同,按西华大学薪酬管理规定享受相应待遇(新进博士入校两年内享受副教授岗位津贴待遇;规定年限内达到条件后职称评聘不受指标限制;正式职工另享有每月330元伙食补助),并享有带薪假期等。
2.按照国家规定购买五险一金。
3.享有相应的住房补贴,同时免费乘坐往返校本部、主城区的上下班交通车。
(六)联系方式
学校人事处联系人:易老师、姚老师
联系电话:028-8772010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郊西华大学人事处
电子邮箱:renshi@mail.xhu.edu.cn
学院联系人:冯永泰副院长
联系电话:18113018623 13668259012 028—87723011
电子邮箱fytai@126.com
附件:西华大学教师岗位申请表
一、西华大学简介
二、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三、西华大学相关专业及机构简介
一、西华大学简介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学校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三个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流过。校园环境大气优雅,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基于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校园网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数字环境,互联网出口带宽30.5G,教务管理、党政办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后勤服务等均实现网络化。图书馆藏书及电子文献总量366万册。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校现有22个学院,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2个工程硕士领域,80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4万人,研究生2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招生,并招收空军国防生、边防军人子女预科和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具有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00余名,其中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四川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专家近百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外著名专家近20人担任学校特聘教授。
学校以“求是、明德、卓越”为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扎实的实际能力、奋进的改革精神的优秀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激励追求学术卓越,坚持内涵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具有西华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精神。
学校高度重视、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基金,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提供专门场地和充足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实施一、二课堂互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近三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46项,省级奖647项,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团体冠军22个,个人冠军15人次。2015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首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冠军、世界青少年合唱节民族歌曲金奖。啦啦操队获得2015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爵士组第3名、花球组第6名,先后受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朱雨玲获得2015年苏州世乒赛女双冠军、2014年东京世乒赛女团冠军、首尔亚运会女团、女双冠军,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赖佳新荣获第28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男团冠军;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获第2届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和2项个人冠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实干、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1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试验区,1个国家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行业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重点学科;54个校研究中心(所)。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了500余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一批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大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取得授权发明专利近130项,SCI、EI、CSSCI收录论文13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各类成果奖30余项。学校以“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工程”为特色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与建设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开展汽车工程、流体机械、农业机械及智能机器人、食品加工、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成果转化,积极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地方政府紧密合作,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产生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
学校重视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北美、欧洲及亚洲的3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瑞典、捷克、以色列、日本、韩国、泰国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有效开展了学生交流、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及师资培养等活动。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20万余名,已经成为国家及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办出学科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二、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91%。
学院下设中文系、法学系、文化产业系、教育科学系等4个教学系和1个对外汉语教学部。有汉语言文学、法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和学前教育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教授职称评审权,法学专业获批四川省本科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并具有“双学位”授予资格。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二级硕士点1个,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代史、语言学基础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教育学、法理学、知识产权法、文学概论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有1个实验中心,拥有汉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模拟法庭、数码钢琴实验室等。有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有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西华大学共建的研究中心——蜀学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西华大学)基地,1个与成都律政公证处合作共建的西华大学律政公证法学研究中心,1个与宗教出版社联合共建的宗教与文化研究所。
近五年来,学院共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0余部,公开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600余篇,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及四川省社科联项目5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80余项,与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100余项,各类科研总经费近800万元。学院有“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荣获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教育厅等不同级别的教学与科研优秀成果奖20余项。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成绩突出,连续多年在西华大学“六项指标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学院致力于培养人文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民族英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生源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均有多名同学荣获国家和省市级“三好学生”称号,还有很多同学在国家和省市级赛事中获得大奖。自办学以来,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7000余人,涌现出一批在各行业较有影响的杰出校友。
三、西华大学相关专业及机构简介
1.法学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具有招收法学双学位的资格,目前在校学生约600人。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教授1名,副教授10名,博士7名,5名硕士生导师。
近四年以来,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厅级项目40余项,完成纵向科研经费59万余元,横向科研经费218万余元。论文3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刊物50余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教材3部。
法学专业获批四川省本科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下设有“司法社会工作”方向、与成都律政公证处共同成立了“西华大学律政公证法学研究中心”。
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简介
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西华大学)基地,是四川省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7月批准成立。该基地2014年承接了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和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四川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项目。来自四川全省的汽车行业110多名学员参会。2015年承担了“西华大学研究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项目全校14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培训;还承担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的“2015年四川省中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四川省内中医药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90余学员参加了研修。
基地成立以来,承担了“四川汽车零部件行业专利战略研究”项目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研究”项目。并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公选课程:《科技创新与专利申请》。
3.拟设立“西华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该中心在以下方面开展知识产权转化、研究和培训工作:
1.专利技术转化与实施。依托学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移中心”,推动学校专利技术转化与实施工作。
2.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依托人文学院法学系师资并联合校外知识产权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
3.版权管理与运营。整合学校文化产业、艺术、中文和管理学等专业的师资,进行版权保护研究。
4.知识产权评估。整合学校法学、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师资,进行知识产权评估规则研究。
5.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西华大学)基地”为基础,对外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http://tj91.tongji.edu.cn/detach.portal?.pmn=view&action=bulletinBrowser&.ia=false&.pen=pe401&bulletinId=d16e3613-b412-11e5-81cd-ef0d7b745aae
高校校资网发布各高校招聘信息投递招聘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高校师资网 https://www.gxszw.com/,提供博士人才招聘信息、研究生人才招聘信息。为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提供各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更多招聘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